立秋至,古时君王亦郑重其事,穿素衣乘白马,率百官出西郊迎秋。肃穆的队伍在天地间缓缓移动,庄重地拜祭少昊、蓐收,以此宣告秋令之始。此般隆重礼仪,仿佛以有形之礼节,为无形节气立碑刻字;当其时,天地已暗暗布下秋色,只待人间觉察。
立秋一到,那些点缀炎夏的虫声蝉鸣,便似被季节之手慢慢磨薄了。白昼虽仍执拗地留住夏日余威,但早晚的凉意已悄然潜入,如夜半惊醒,指尖触到竹席上沁出的凉气,亦如白日里偶然碰到门框铁件,那冰凉的触感渗入肌肤——原来秋意已无声息潜入,似有似无地弥漫开来。古人称“鹰乃祭鸟”,此时节,猛禽开始为寒冬蓄力,盘桓天空,敏锐地捕猎飞鸟;天地间,确乎添了股肃杀之气。
世人于立秋时节,依循各自习惯,纷纷以饮食相迎。北国所谓“贴秋膘”,人们围坐于热气腾腾的铜锅旁,鲜肉片在滚汤中翻转,香气四溢,以油润滋味补偿夏日的消耗;而南方则爱“啃秋”,井水里浸凉的西瓜被剖开,碧绿瓜皮与鲜红瓜瓤相映成趣,人们捧着咬下,清甜的汁水溅落,似在咀嚼暑夏最后一段鲜润。此时我撕下日历上“立秋”一页,便仿佛也把夏日的躁动与丰盈一并吞咽入腹中了。
农人们更翘首以盼秋雨。“立秋三场雨,秕稻变成米”,老农们仰头看天,眼神里满是期盼。雨水若能及时而至,则秋收在望:谷粒饱满垂首,棉花如云朵铺展于田野,农人心里也沉甸甸地鼓胀着希望。仓房里新扎的竹扫帚草香弥漫,晒场上木锨柄被手掌磨得光滑发亮——所有器具都静静候着,预备在秋阳下扬场,迎接那沉甸甸的收获,颗粒归仓。
古人对秋意敏锐如丝,早有“梧桐一叶落,天下尽知秋”之语。梧桐树叶阔大,初秋时,一片叶子飘落,便如信使般昭告天下。今天,人们虽不再仰头细察枝头,然而手机屏幕亮起,“今日立秋”的提示准时跳出——信息流转千年,只是换了传递方式罢了,人心对季节的感知依旧息息相通。
秋日之来,似王维诗中“轻罗小扇扑流萤”般轻盈悄然,却终究不可阻挡。此际天地正将喧嚣与繁盛缓缓内敛,万物开始遵循《黄帝内经》所言“使志安宁”的法则,预备收束以度寒冬。这节令如无声的钟磬,提醒我们:夏日的生长绚烂之后,生命需要一段沉淀与收藏的时光。
夜色渐深,月光如水,静静流淌于窗棂上,清亮皎洁。人们此时在秋夜里安顿身心,亦如大地之将万物珍藏入怀抱——在光阴的流转里,生命默默遵循着自然赋予的节奏,在喧嚣与沉寂之间,从容轮转。
Copyright 1993-2013 Powered by jiameidental.com,佳美口腔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.
京卫网审(2013)第0165号 京ICP备09084559号-1 北京佳美口腔版权所有